航拍绵长里运河
新周刊记者
王亦/摄
贯穿淮安市清江浦区的里运河,有着悠久的历史,沿岸文物古迹甚多。
春季的里运河,覆盖了一层明媚的春色,犹如一条精致的绿色“丝带”,碧水清波串联起一片景色,更显生机。
到了夜晚,运河岸边华灯齐放,更是别有一番风情。
快随小编一起一饱眼福!

航拍淮安地标建筑之一的清江浦楼
国师塔
庄严雄伟的国师塔,九层八面,是里运河文化长廊起始段的一景。
航拍运河璀璨夜景
国师塔灯火通明
航拍运河夜景
常盈桥
常盈桥在大运河广场南边,里运河上,常盈桥南首是古漕运仓库所在地,盈者满矣,故其名。被灯光装饰的常盈桥犹如里运河上的一颗明珠。
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江浦景区已入选2016年江苏十大新景区,她的美丽有目共睹!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公元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时任朝廷督运总兵官陈瑄沿北宋沙河故道开凿了一条运河线上不平常的河道,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清江浦。清江浦的开埠,对于运河全线漕运的畅通、明清时期淮安在全国中心城市地位的奠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由此成就了淮安“运河之都”的称号。
2013年以来,淮安市委、市政府策应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定位,积极发展以运河文化、地方文化为特色的主题旅游,扎实建设、打造清江浦景区。
清江浦景区,位于里运河文化长廊“起(清江浦)、承(漕运城)、转(山阳湖)、和(河下镇)”四大片区的“起点”大闸口地段。范围为西至清江大闸,东到越秀桥,南边至轮埠路,北边至圩北路南(不含美食街), 总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这里集淮安地方文化特色和古运河水景于一体,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处,是具有浓厚运河文化特征、浓烈地方文化气息、浓郁生态园林特色的博物馆群、国家4A级旅游景区、淮安市优秀外宣基地。“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石碑昭示着昔日的繁荣,清江大闸、陈潘二公祠、吴公祠、斗姥宫、御马头等运河文化遗存给运河之都平添了庄重和传奇色彩,中洲岛上的系列文化展馆(清江浦记忆馆、戏曲馆、名人馆、清江浦楼)彰显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的无穷魅力。
截止2016年度景区共完成投资80多亿元,在新建国师塔、青龙寺、清江浦1415街区、中国漕运城等新景点的基础上,对清江浦记忆馆、浦楼、陈潘二公祠、吴公祠、斗姥宫进行了改造提升,各大展馆不仅在传统展示手法上有所创新,更是有着独特的创意,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增加了展馆的趣味性,同时提高了展馆承载的知识量。其中国内首创的全景超感官多维环境魔幻光影剧场是清江浦记忆馆综合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集中打造最具创意性、体验感、震撼感的空间应用场景。目前,清江浦记忆馆、国师塔自10月份正式运营以来,受到参观游客的一致好评,是国内表现手法极为先进的场馆之一。
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江风景区)的美,在于泛舟里运河,两岸亭台楼榭掩映其间,河面芦苇摇曳、野鸭游弋;夜晚更是妖娆多姿,灯影璀璨。道路两旁,霓虹闪烁,繁星点点。五彩斑斓的游船画舫穿梭往来——让游人尽情体验船在河中走,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意境。
红灯十里帆樯满,风送前舟奏乐声。在近1800公里的大运河沿线,康熙大帝曾用这样的诗句描绘盛世清江浦的景象。岁月沧桑,淮水悠长。当代淮安人通过里运河文化长廊的打造,把清江浦的兴盛之景、繁华之所、绚丽之美次第呈现。感受着古朴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体味着千年古运河近在身边的气息。
如今的清江浦景区不仅成为了展示运河文化的阵地、呈现地方文化的窗口,也成为了市民较好的休闲地、较美的赏景区、较醇的品文处。每逢节假日,清江浦景区的游船根本供不应求,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慕名前来,外地游客喜欢,本地市民更是把这里当成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圣地,散散步,聊聊天,不亦乐乎~
